湖北省預防醫學科學院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8年工作總結
2018年省疾控中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衛生計生委的總體部署,在健康湖北的旗幟下,用務實的舉措、扎實的作風,狠抓行動落實。現將主要工作情況及2019年工作思路匯報如下。
一、2018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主要疾病防控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穩妥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63起。有效應對了湖北首例輸入性基孔肯亞熱,襄陽霍亂疫情等突發事件。
創新艾滋病檢測模式,HIV抗體篩查比例大幅攀升。定點醫院負責抗病毒治療管理機制初步建立。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指導調整結核病防控干預措施;結合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積極爭取惠民政策,走在了全國前列。
完善急性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做到關口前移,有效應對。
嚴格落實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政策,確保了全省以鄉為單位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0%。甲肝、乙腦、麻疹等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歷史最低水平。
實現了“十年送瘟神”戰略目標。全省以縣為單位所有疫區縣達到了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全省瘧疾達標工作全面開展。
加強了對慢性病綜防示范區的長效機制建設。死因監測工作質量有較大幅度提升。
多形式普及健康知識,大力開展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和健康中國荊楚行活動,居居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8.69%。
(二)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深入開展
食源性疾病監測醫療機構已覆蓋所有市區,并向縣、鄉、村進一步延伸。成功處置恩施州鶴峰縣食源性疾病事件。
飲用水衛生監測在全省城市和農村鄉鎮實現了全覆蓋。 重點職業病監測與風險評估項目持續開展,職業病報告網絡實現了縣區所有機構的全覆蓋。
全省新增“致病菌識別網”網絡實驗室6家。流感監測工作質量名列全國第4名。
(三)全省業務管理取得實效
支持并指導大冶等5個城市開展國家衛生城市申請和創建。
全省疾控機構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持續有序開展。生物安全備案實驗室達1952家,增長近20%。
(四)全省人才培養及信息化建設工作創新發展
全省疾控人才培養渠道不斷拓寬。借助“疾控專項” 搭建省級科研交流平臺,2018年立項課題37項。省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成效顯著。
將疾控38個應用整合到省衛健委“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七大系統框架中。
(五)健康湖北建設成效顯著
發揮“技術指導”優勢投身廁所革命。制定了建造技術指南等相關標準。積極開展培訓、指導與督導。建立湖北省農村“廁所革命”數據管理系統,覆蓋全省每個鄉鎮、村。截止11月底已建改農村戶廁1341968座,農村公廁10666座;已分別完成年度任務數的135.6%和141.9%。
狠抓學校衛生推進學生健康管理。高效完成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工作。在全省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推進學生健康管理工作,展開了試點和探索。
積極參與“健康校園”建設,推進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構建學生健康管理服務體系。開展學校健康促進活動。不斷健全學校衛生管理及培訓制度,開展學校重點傳染病監測預警工作。全省已打造健康促進學校1929所,占全省中小學比例的24.3%。
組織起草了“健康企業”指標體系與評估細則,組織協調相關單位和部門共同推動“健康企業”創建。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健康湖北”建設為主線,樹立大健康、大衛生觀念,加快推動疾病預防控制發展方式的轉變。堅定不移地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促進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三、2019年工作措施與安排
(一)積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大力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繼續組織實施好我省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和健康中國荊楚行主題宣傳活動。
(二)全面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和健康管理
完成22個國家慢病綜防示范區的動態評估工作,新建1-2個國家級示范區。拓展死因監測范圍,提高慢性病監測質量。
結合我省健康管理實踐,開展培訓,提升疾控機構技術指導能力,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
(三)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
繼續開展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深入開展2019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和健康校園專項行動。
著力解決當前塵肺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加強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技術指導與質量控制。
(四)投身健康城鎮建設
切實做好創衛的復審和技術指導工作,繼續對已建成的國家衛生城市開展暗訪。
積極引導衛生城鎮向健康城鎮轉變,促進各地持續改善健康支持性環境和健康服務的可及性。
(五)加快健康細胞培育進程
加快“健康校園”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技術指導,強化部門協調配合。
推進“健康企業”試點工作,力爭實現源頭治理,有效預防安全生產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
(六)提供優質高效的疾病控制和健康服務
完善作業與管理機制,建立平戰結合、高效有序的應急體系。參與并做好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衛生應急保障工作。
持續加大艾滋病檢測力度,落實“一地一策”精準防控措施。探索新時代校園防艾工作的新路徑。
結核病防治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技術指導,提高結核病診治工作質量。推廣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經驗。
做好急性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對處置工作。重點關注學校、托幼機構的傳染病監測工作。
以即將頒布的《疫苗管理法》為基礎,強化預防接種全過程的規范管理。實現疫苗全程可追溯。
鞏固血防傳播阻斷達標成果,繼續開展消除達標考核。做好輸入性瘧疾防控工作,確保處置率100%。
(七)深入開展健康環境治理行動
履行“廁所革命”技術指導職責,開展糞污分流模式以及糞污合流一體化處理技術研究。
圍繞環境健康影響主線,繼續開展飲用水衛生監測、空氣污染(霧霾)人群健康危害監測、農村環境衛生危害因素監測,提出環境健康影響評估白皮書。
(八)完善健康保障和支撐體系建設
繼續做好省級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全面提升基層能力。做好全省公共衛生醫師規培項目實施工作,體現實踐性和實用性。
加強信息化硬件建設,保障疾控6大業務系統和疾控應急作業系統列入省統籌信息平臺進程。以疾控大數據為核心推進信息化建設。



鄂公網安備4201110200489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