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臭氧污染的健康危害
大家知道,臭氧的濃度通常在夏季較高,冬季較低,5月中下旬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已開始進入初夏,生態環境部通報的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結果也提示,進入初夏后,區域大氣污染除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疆和東部地區持續受沙塵影響,甘肅河西、寧夏回族自治區大部、陜西北部地區受沙塵影響外,無論是京津冀及周邊的中南部地區還是北京市、長三角區域、汾渭平原、東北區域的局部、成渝城市群城市、西藏自治區個別城市都可能出現臭氧輕度到中度污染,陜西關中局地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污染。
因此公眾夏季莫忽視臭氧的污染,需加強個人防護。
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
臭氧是無色、有特殊臭味的氣體,夏季在強烈的太陽紫外線作用下,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醛類、過氧化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與一次污染物混合形成淺藍色光化學煙霧,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和氧化性。光化學煙霧易在天氣晴朗、濕度較低,氣溫在24-32℃的夏秋季節頻繁發生。
對健康的影響
光化學煙霧的刺激性,易引起眼、鼻、咽喉及呼吸道的刺激癥狀,出現眼結膜充血、流淚、眼痛等,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下降。由于臭氧微溶于水,易進入呼吸道深部,引發呼吸道炎癥,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加和反應性增高,喘息、咳嗽,加重哮喘癥狀,增加哮喘住院風險。慢性暴露可以影響兒童肺功能,高濃度臭氧暴露,可損害中樞神經系統,造成頭痛、思維能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呼吸困難,肺氣腫和肺水腫。
臭氧不僅影響呼吸系統,還可以通過血液進入循環系統,造成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阻礙血液的輸氧功能,造成組織缺氧。對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影響更大,對心血管系統疾病住院率有顯著影響。臭氧污染越嚴重,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心衰,心梗等)和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疾病的死亡風險越高。
此外,臭氧還可以干擾皮膚結果的完整性、皮膚的屏障功能,引發皮膚病,出現黑斑,加速衰老。
臭氧的濃度標準
隨著對臭氧危害認識水平的提高,對臭氧污染的關注也日益增加。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在原有1小時平均濃度一級標準為160μg/m3,二級標準200μg/m3的基礎上,增加了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一級標準為100μg/m3,與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指南保持一致,二級標準160μg/m3。
公眾可以利用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非常方便地查詢到所在城市臭氧的濃度,與標準比較,判斷臭氧的污染狀況。



鄂公網安備4201110200489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