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林區:推進疾控監督試點 提升預防控制水平
湖北省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試點工作是國家、省疾控局著眼疾控體系改革作出的“立梁架柱”之策。近年來,神農架林區緊緊加快疾控體系改革步伐,將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疫苗接種管理、慢性病防治等工作作為重點任務,探索并建立疾控監督員制度,進一步推動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不斷提升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整體水平。
一、堅持效果導向,加強工作統籌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相繼出臺《關于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的指導意見(試行)》《神農架林區關于促進醫防融合持續發展工作的實施方案》《神農架林區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試點工作方案(試行)》,全面推動全區醫療機構與疾控中心積極協作,明確神農架林區人民醫院為駐點醫院。
二是明確工作目標。探索建立標準化監督與整改機制,推動林區醫療機構在疾病防控領域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工作模式。探索構建長效協作機制,完善林區公共衛生體系,提升體系的協同性和有效性,提升醫療機構防控水平,有效預防和控制疾病傳播,保障居民和游客健康。
三是建立工作機制。通過巡查、督查、協查等方式清單化解決問題,建立疾控監督員每周匯總問題一次、每半月向分管領導匯報一次、每月對接衛健委和人民醫院分管領導一次、每季度組織三方(衛健委、疾控中心、醫院)“主要負責人”會商一次的工作制度,為高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筑牢根基。
二、強化能力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一是加強平臺建設。在疾控中心設立疾控監督員管理辦公室,統籌協調工作,推動管理規范化。在林區人民醫院設疾控監督員辦公室,以“多對一”模式向林區人民醫院派駐3名專(兼)職疾控監督員,建立梯次化、專業化隊伍。
二是加強監督指導。疾控監督員深入醫療機構,依據專業標準和規范,對防控流程、操作細節等開展全面監督檢查。疾控監督員加強巡查、訪談,梳理問題,明確措施清單式解決問題9項。
三是加強應急協同。2024年以來,通過“季度桌面推演+半年應急拉練+年度情景模擬”的三維訓練模式,聯合醫療機構開展應急演練8次,協同處置重點傳染病、新發、突發等傳染病聚集性疫情18起,提高應急處突能力。依托《湖北省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平臺》“大疫情網”“1+8”系統,實現公共衛生工作實時監控。
三、促進醫防融合,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傳染病報告更加準確。自2024年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編發疾病監測周分析56期、月分析12期,編寫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試點工作簡報3期,實現監測數據信息共享。駐點醫院(林區人民醫院)2025年上半年報告傳染病12種626例,占全區總數的63.75%,同比上升56.11%,環比上升111.49%。傳染病前置軟件部署率達100%。
二是傳染病監測更加有效。試點工作期間,疾控監督員督促駐點醫院規范落實ILI和SARI病例采樣送檢工作,有效糾正監測數量偏差,確保每周完成檢測任務。依托信息化系統,有效反饋處置預警病例295例,系統發出的傳染病/五大癥候群紅、橙、黃預警信號共計206條,有效排查異常信號,處置率達100%。快速處置了3起諾如病毒、13起(學校班級內)手足口、2起流感(甲流)聚集性疫情,2024年至今未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5年6月,及時有效處置全區首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
三是多病同防工作更加有序。通過統籌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職責,持續優化死因監測流程,確保數據精準可靠。大力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實現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達100%,為居民健康筑牢免疫防線。2025年6月,發布《關于加強我區各級醫療機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監測預警的工作提示》和《神農架林區艾滋病職業暴露處置流程》,規范蟲媒傳染病監測預警與職業暴露應急處置,區域公共衛生應急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神農架林區將繼續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疾控監督員監督職責和權利,建立健全疾控監督員考核評價機制,提高疾控監督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加強醫療機構的協作制度建設,推進醫防融合,將人民醫院打造為全區疾病防控示范引領醫療機構,提升全區醫療機構疾病防控水平。



鄂公網安備42011102004892號
